子产善辞令全文翻译
鲁襄公死去的那一月,子产辅佐郑伯到晋国,晋侯因为我国有丧事的缘故,没有会见他。子产派人全部拆毁了那个宾馆的围墙而安置车马。士文伯责备他,说:“敝国由于政令刑罚不能修明,盗贼遍地,诸侯的属官来向寡君朝聘,我们没办法(保证他们的安全),因此派官吏修缮宾客所住的馆舍,加高了它的大门,增厚了它的围墙,以此不让宾客使臣担忧。现在您毁坏了它,虽然您随从的人能戒备,别国的宾客怎么办呢?因为敝国是盟主,修建围墙,以接待宾客。如果都毁了它,那靠什么供应(宾客的)需求?寡君派我来请问(拆墙)的意图。”
回答说:“因为敝国狭小,处在大国之间,(大国)索要贡品没有一定的时间,因此不敢安居,全部搜索敝国的财富,前来朝会纳贡。恰遇贵国国君没有空闲,而未能见到;又没得到(接见的)命令,不知道接见的时间。不敢进献礼品,也不敢让它日晒夜露。如果进献了它们,那么就是君王府库中的物品了,不经过进献陈列的仪式,就不敢奉献。如果让它们日晒夜露,就怕不时地干燥潮湿而腐烂虫蛀,以加重敝国的罪过。我听说晋文公做盟主的时候,宫室低下矮小,没有供观望的台榭,而把接待诸侯的宾馆修得高大,那宾馆像现在君王的寝宫一样;仓库马棚修缮得好,司空按时平整道路,泥瓦匠按时粉刷宾馆的居室,诸侯的客人到达,甸人在庭院设置火把,仆人巡视馆舍,车马有安置的处所,宾客的随从有人替代,管理车子的官员为车轴加油,隶人、牧人、圉人各自照看职分内的事情;百官之类各自陈列礼品(招待宾客);晋文公不滞留宾客,也没有荒废事情;忧愁欢乐和宾客共享,有事就安抚他们;教导他们所不知道的,周济他们所缺乏的。宾客到来就像回到家里一样,哪里还有什么祸患?不怕抢劫偷窃,也不怕干燥潮湿。现在铜鞮山上的宫殿里有几里宽阔,而诸侯住在像奴隶住的房屋里,大门不能进去车,而又不能越墙;盗贼公然横行,而天灾瘟疫又不能防止。宾客进见没有定时,(接见的)命令也不能知道。如果又不拆毁围墙,这就没有处所收藏礼品而加重罪过了。冒昧地请问您:将对我们指示什么?虽然君王有鲁国的丧事,这也是敝国的忧伤。如果能献上礼品,(我们)修好围墙就回国,这是君王的恩惠,怎敢害怕劳苦。”
士文伯报告了子产的情况。赵文子说:“确实如此。我们实在缺少德行,用奴隶居住的围墙来接待诸侯,这是我们的罪过。”派士文伯为办事疏忽而道歉。
晋侯接见郑伯,礼仪有加,宴会更隆重,赠礼更优厚,让他回去。于是建筑了接待诸侯的宾馆。叔向说:“辞令不可以废弃就像这件事吧!子产善辞令,诸侯得到了好处,怎么能放弃辞令呢?”
秦晋肴之战的外交辞令
肴之战》中有三段外交辞令,人物的身份不同,地位不同,处境不同,各有其鲜明的个性特点。
A.弦高在“将市”的途中遇到伐郑的秦师,急中生智,一番犒师的辞令,说得是那么谦恭有礼,热情周到,同时柔中有刚,明确暗示出郑国早有准备,决心迎敌。弦高意在言外的话语,使孟明逡巡不进,领师而回。
B.皇武子奉郑君之命,告诉戍郑的秦大夫离境。皇武子的话是那么客气,又代表了国家,揭露了敌人的阴谋,下了冷冷的“逐客令”。皇武子辞杞子的一段话,是旁敲侧击,使杞子等人感到无形的威压,只好仓惶出逃。
C.孟明被晋俘获又被释还,死里逃生,复仇心切。但当阳处父追来时,他在舟中讲的话,表面看来是“君惠”不离口,那样感恩戴德,但是内中却隐伏着报仇雪恨的切齿誓言,嘲笑了晋君放虎归山的愚蠢,点破了阳处父诱捕的企图,流露出侥幸生还的得意心情。
D.弦高同秦军沉着巧妙的周旋,不仅警告秦军郑早已有准备,而且不卑不亢,柔中带刚;皇武子下逐客令的语气委婉而坚决;孟明包藏复仇杀机的“感激”之词说得意味深长。这些都说明春秋时期在诸侯国之间的外交场合,既彬彬有礼,又针锋相对,这些巧妙的外交辞令,显示了文章运用语言的高度技巧。
政治辞令 什么意思
案例:中国坚决反对朝鲜进行核试验 支持安理会做出的审查决定 但这并不影响中国与朝鲜的深切友谊 这就是政治和外交辞令 老实说 就是说一套 做一套 想法和真实的行动不统一 一般政治外交辞令我们可以看 “但是”后面的话是正题:)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ccpit-shaanxi.org/news/2527.html